首頁 > 最新消息 > 文章分享 > 娃娃機怎麼變成潮流?

最新消息NEWS

娃娃機怎麼變成潮流?

分享到

從早期街機廳的角落,到現今百貨商場、鬧區街角、甚至便利商店旁,娃娃機從被認為是小朋友遊戲,演變成全民娛樂、社群話題,甚至是「流行文化的一環」。但它是怎麼一步步變潮的?

一切要從日本的「UFO Catcher」機台開始說起。

1985 年,SEGA 推出 UFO Catcher,首次以透明機身、明亮燈光與可愛公仔作為主打,大幅度刷新人們對於傳統遊戲機的印象。與此同時,日本也正值動漫文化崛起,UFO Catcher 機台搭配熱門角色(如初音未來、鋼彈、美少女戰士)成為一種新的「角色消費場域」。

而到了 2000 年代中期,社群媒體逐漸盛行,手機拍照功能普及。娃娃機店內五顏六色、琳瑯滿目的玩偶與戰利品,成為 Instagram、Facebook 上最常見的拍照素材之一。夾到稀有公仔、超難出貨的角色,甚至成為一種「社群地位象徵」。這種社群驅動的大量曝光,也讓娃娃機從娛樂工具轉變為「流行符號」。

潮流還來自於機台本身的進化。除了傳統爪型外,各種變化機台陸續登場,例如:

  • 運用物理滾球的「彈珠機型」

  • 結合轉盤機制的「抽獎式娃娃機」

  • 改用鏡頭遙控的「遠端夾娃娃」APP

搭配燈光音效與包裝設計,娃娃機開始進入「設計娛樂」時代。再加上不少店家選擇「無人經營」自助模式,降低成本、提高空間密度,使得夾娃娃成為一種城市角落最容易接觸的微娛樂。

 

 

 

現在的娃娃機不只是一台機器,而是一種生活風格、一種自我表達。潮流,不只在機台裡,更在玩家手中的那顆戰利品上。

TOP